2007年6月27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他出身富庶人家,却选择走进边防警营 他生性嫉恶如仇,却乔装潜进贩毒集团
深入毒巢的传奇所长
本报记者 陈岚 通讯员 李利法 吴水斌/文 陈孝和/摄

  他拥有显赫的家族企业背景,却选择走进边防警营;他生性嫉恶如仇,却乔装潜进贩毒集团内部,让贩毒头子俯首称臣。
  对蔡方旭仅有的这点了解,让记者对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充满了好奇。
  6月21日,记者赶赴温州瑞安,试图揭开这位传奇所长的神秘面纱。

  挺身而出当“卧底”
  三年前,刚满30岁的蔡方旭走马上任,担任瑞安场桥边防派出所所长。场桥位于瑞安的东大门,与温州龙湾区毗邻。这块边陲之地此前一直是贩毒分子在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。
  一次,所里在对一名吸毒人员的审讯中,顺藤摸瓜挖出了背后一个大型涉毒团伙。
  所里针对这个案件,开了一次案情讨论会。由于案件棘手,一时很难找到突破口,讨论虽然很激烈,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。
  蔡方旭听着此起彼伏的讨论声,半遮着脸没有发出些许声响,多年的从警经历让他知道,任何一个毒贩都是亡命之徒,如何让这些人在法律面前彻底低头,办法似乎只有一个——比毒贩更“疯狂”。
  根据审讯所知,这名吸毒人员只是一名“马仔”,他有没有说实话,这些线索在破案过程中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?谁的心里都没底!看来想要迅速破案,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这些毒贩来一次亲密接触。
  蔡方旭看了看手表,又看了看这间会议室,一双双熬红的眼透露出疲惫的信息。这场讨论应该暂告一段落了。打入涉毒团伙内部,从他们内部将团伙彻底瓦解就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。而这个需要担当风险,“卧底于曹营”之中的人选,蔡方旭心中已有了底——就是他自己。

  苦练方言卧底涉毒团伙
  蔡方旭又一次提审了那名吸毒人员,从他口中得知对方几乎是清一色的四川人,团伙内部组织纪律极为严密,大家几乎都只用四川方言进行交流,外面的人很难融入这个圈子。
  吸毒人员的供述让蔡方旭倒吸一口凉气:自己平日里别说是四川话,就连说普通话也带着浓浓的温州腔;如果这一口方言说得不地道,别说摧毁涉毒团伙不可能办到,还会殃及很多人处于危险的境地。
  可是事件的发展不允许蔡方旭有更多的“幻想”,眼前的这名吸毒人员已经缉拿归案,往后多拖一天也就意味着对方会多一份疑心,给侦破带来更大的困难。“向他学四川话!”蔡方旭作出了大胆的决定,而这次倒吸一口凉气的轮到了这名吸毒人员,因为在他看来,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,这方言哪有现学现卖的?
  然而,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在短短的几天内,蔡方旭不仅熟练掌握了四川话,而且说得还非常地道,就连一些四川人都让他一下子给蒙住了。
  有了方言基础,蔡方旭还刻意将自己的头发染成了黄色,并在身上贴上了贴纸文身,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是个不正经的“白粉仔”。
  但在那些圈儿里的人来看是不是真象那么回事呢?蔡方旭心中没底。在镜子前,蔡方旭将自己这身行头看了又看,打理了又打理。“唉,是不是衣服弄得脏一些会更像呢?或是将裤管弄得一只高一只低的……”虽然心中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,但他觉得是该自己“出场”了。
  在吸毒人员交代的地点,蔡方旭靠墙半蹲着,看着眼前的灯红酒绿,他觉得疑犯似乎就要出现了。
  可是几个晚上下来,警惕性极高的毒犯对蔡方旭这张陌生的面孔始终保持着戒备。   

  顺藤摸瓜智擒恶首
   蔡方旭开始主动出击。
  “嘿,你们在搞啥子哦?”3月中旬的一天晚上,蔡方旭忽然在一个昏暗的墙角看见有人在交易毒品,便上前搭讪。虽然由于蔡方旭的出现,墙角的几个黑影一阵慌乱,但听见一口地道的四川口音,几个黑影似乎一下子松懈了下来:“没啥子,搞点粉呢!”
  在和这些四川人混熟之后,蔡方旭才知道这些人也只不过是一些以贩养吸的小喽啰,真正的幕后老板是一个姓周的老板,而这位神秘的幕后人物,只有在极少数大宗买卖中偶尔露面。
  “要捣毁这个团伙看来控制住这个‘周老板’才是关键。”尽管如此,但蔡方旭知道,这事儿绝对不能着急,赢得信任将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。
  随着和毒贩们交流的增多,蔡方旭似乎已经一步步走到了这个团伙的中心,终于有一天,周某出现了!他打电话给蔡方旭要和他做一笔大买卖,交易地点就约在了瑞安万松宾馆门口。
   对于这主动送上门来的“货色”,蔡方旭和同事们并不感到轻松,诸多可能性如同电影一般在他们心中闪过:“这会不会是对方一次主动的试探?又或是已经看出了破绽而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?”
  疑虑种种,蔡方旭和同事们一时拿捏不准。“不管怎样,会面是一定要去的,否则前面的工作不都白干了吗?这次如果不去,要再次打入他们内部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。”蔡方旭在下定决心后开始做起了充分的准备。
  时钟滴滴答答地走着,已经到了会面的时间,周老板却迟迟没有出现,这对蔡方旭以及早已假扮三轮车夫埋伏在周围的边防干警来说,无疑是一次打击。正当大家几乎想放弃的时候,手机却骤然间响了起来。
  “老弟,我这边有点不方便,换个地儿吧,就在……”没等蔡方旭出声,周老板已经挂了电话。然而这仅仅是周老板要求改变交易地点的开始,接二连三的电话打来,对方最终将交易地点设在了一条僻静的小巷内。
  蔡方旭知道,周老板确定的那条小巷极窄,又弯曲纵横,接应的同事只要一露面,马上会暴露目标。为了不引起周老板的怀疑,他决定立刻动身赶往交易地点,并嘱咐同事们在较远处待命。
  小巷中,周老板和手下的一个跟班,出现在蔡方旭的视野里。这让他心里有了底,马上用插在裤兜里的手,娴熟地按下了手机上早已保存了的号码,示意他的同事们:目标出现,随时待命。
  走到周某面前,蔡方旭用低沉的声音说出了团伙内通用的接头暗号。周老板会意地一笑,示意身边的手下拿出毒品给蔡方旭验货。事情进展很顺利,蔡方旭心中暗自庆幸。他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叠现金,交给周老板。周老板一边数钱,一边埋怨蔡方旭准备的尽是些又散又破的钱。他哪里知道,这是蔡方旭精心设计的一个细节。表面上看,这更像是从小弟们身上搜起来的“辛苦钱”,另外,数钱的时间越长,就能为接应的同事及时跟上争取宝贵的时间。
  正当周老板和手下数得不亦乐乎之时,蔡方旭又一次偷偷按下了手机,这个信号意味着:立即出击!转眼间,周老板和手下,被小巷两边如同天降神兵般出现的边防干警当场捉拿。

  “拼命三郎”壮志满怀
  “越难的案子他似乎越有兴趣,做卧底时他甚至不怕掉了性命。”这是战友凌岱兵对蔡方旭的评价。在蔡方旭担任场桥边防派出所所长的3年多时间里,全所共破获涉毒案件156起,抓获涉毒人员200余人。被蔡方旭亲手抓获的云南籍毒贩曾说:“他是个疯子,比我还要疯,所以我认栽!”
  很难想象,这样一个毒贩眼中“疯子”一般的军人,出身自一个富豪之家。
  蔡方旭高中毕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正值蔡氏家族企业转型期。小叔觉得这个侄子脑子灵,人又勤奋上进,一定能成为企业市场开拓不可多得的人选;父亲更是希望性格外向的小儿子,能成为自己事业的接班人。
  可是蔡方旭没有按照父辈设定的思路“出招”,而是偷偷地跑到征兵站报了名,成了一名军人。这一身“橄榄绿”,一穿就是十几年。
  如今当上了派出所所长的蔡方旭,是个出了名的“工作狂”。未婚妻第一次从乐清来看他,就因他临时出警被晾在一旁;为了工作,他曾经三次推迟婚期;婚房装修,也是妻子与亲友全权负责,他丝毫都没有过问;结婚当天,中午在乐清办酒,上午10点多他还在瑞安的所里处理工作,把新婚的妻子急得团团转。虽然工作地瑞安和老家乐清相隔不远,但连续十几年,蔡方旭都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回家过一次春节。
  俗话说,“龙头”怎么摇“龙尾”就怎么摆。在这样一个“拼命三郎”所长的带领下,如今的场桥边防派出所在整个瑞安公安系统可谓大名鼎鼎,去年瑞安全市18个派出所考核,场桥所勇夺第一。
  看到儿子干出了成绩,深明大义的父亲颇感自豪。“我父亲对我说,蔡家可以少一个亿万富翁,但不能少一个卫国戍边的军人。我喜欢当警察,这其中的乐趣,是任何金钱都无法买到的。既然选择了这行,我一定会坚持下去,并且做到最好。”结束采访,蔡方旭如是说。